top of page
搜尋

台灣也有「轉蛋法」了?⭐抽卡機率不會再被偷改了嗎?-轉蛋法、抽卡機率、消費者保護法、定型化契約、網路遊戲、中獎機率、機率不實、丁特、黑箱、機率操控

先前知名遊戲實況主「丁特」爆料某款遊戲的道具製作機率公告不實,引發玩家熱議。隨著線上遊戲、手機遊戲越來越多,許多遊戲公司推出機率性道具抽獎機制,但主管機關對此監督不足,讓不少玩家懷疑遊戲公司可能暗中操控抽獎機率。

👀 什麼是「轉蛋法」?

依據《消費者保護法》第17條規定,為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定型化契約(例如遊戲加入會員時按下「我同意」的頁面)的公平性,中央主管機關可針對特定行業訂立「應記載事項」「不得記載事項」。如果業者違反相關規定,不僅約定無效,還可能被罰款。

早在 96 年,經濟部就已訂立「網路連線遊戲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」,規範了遊戲公司在合約中應載明的事項。

❓這次修法改了什麼?

經濟部修正了「網路連線遊戲服務定型化契約」的應記載事項第6點,新增要求如下:

  1. 揭露中獎機率:遊戲公司必須公開機率。

  2. 中獎機率的定義:包括付費抽獎及完成特定條件才能獲得獎項的機率。

  3. 揭露範圍:不限於直接付費抽卡,像是「免費打怪取得寶箱,再用付費鑰匙開啟」的情況也需揭露機率。

  4. 機率數字化:必須以「數字百分比(%)」揭露機率,不可只用「高、低、稀有、普通」等文字,讓玩家能更清楚了解中獎機率。

🈲 如果遊戲公司不遵守會怎樣?

  • 若違規且限期內未改正,主管機關可依《消保法》第56條之1規定,處以3 萬至 30 萬元罰鍰

  • 若再次限期改正仍不改,則罰鍰提高至5 萬至 50 萬元,且可按次處罰

🎯 修法後就不怕遊戲公司作弊了嗎?

雖然修法要求公開機率,但無法杜絕「揭露不實機率」的情況,例如遊戲公司公佈 10% 機率,但實際上遠低於此數字。

  • 有人建議引入第三方驗證機制來確認機率真實性,但經濟部認為台灣 80% 的遊戲是代理,若強制驗證可能讓遊戲原廠卻步,反而影響玩家權益。

  • 也有立委建議修正《公平交易法》第21條,將「揭露不實機率」視為不公平競爭行為,但如何查證機率不實依然是難題。

☝️ 日本轉蛋法經驗

  • 日本網路遊戲市場更成熟,「不当景品類及び不当表示防止法」規範嚴謹且業者自律性高。

  • 台灣未來可借鑑日本經驗,進一步完善法規。

👍 最後總結

雖然這次修法還無法完全杜絕機率造假,但強制公開機率已是保障玩家權益的第一步,具有正面意義。未來若能搭配第三方驗證機制更完善的法規,玩家的消費體驗將更加公平透明。


一個人生氣地站在扭蛋機前

轉蛋法、抽卡機率、消費者保護法、定型化契約、網路遊戲、中獎機率、機率不實、丁特、黑箱、機率操控

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